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力量建設項目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地震 以及 地質災害 救援 救濟 營救 力量 氣力 建設項目
- 資源描述:
-
《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力量建設項目》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力量建設項目(6頁珍藏版)》請在技術文庫上搜索。
1、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力量建設項目到2025年,規模適度、布局科學、結構合理、專長突出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基本建成,實現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各有所長,社會應急力量有效輔助,基層應急救援力量有效覆蓋,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堅強保障。一、 取得的成效我國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初步形成,應急救援能力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專業應急救援力量、社會應急力量、基層應急救援力量建設不斷加強,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支撐協同作用進一步突顯。專業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基本形成。組建了應急管理部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中心和救援基地,完善國家級危險化學品、隧道施工應
2、急救援隊伍布局,建成地震、礦山、危險化學品、隧道施工、工程搶險、航空救援等國家級應急救援隊伍90余支計2萬余人,各地建成抗洪搶險、森林(草原)滅火、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救援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約3.4萬支計130余萬人,形成了災害事故搶險救援重要力量。社會應急力量建設積極穩步發展。在民政等部門注冊登記的社會應急力量約1700余支計4萬余人,發揮其志愿公益、貼近群眾、響應迅速、各有專長的優勢,參與山地、水上、航空、潛水、醫療輔助等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在生命救援、災民救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20182020年,全國社會應急力量累計參與救災救援約30萬人次,參與應急志愿
3、服務約180萬人次,已逐步成為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鶎討本仍α砍掷m加強鞏固。全國鄉鎮街道建有基層綜合應急救援隊伍3.6萬余支、105.1萬余人,基層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社會參與程度不斷提高,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基層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濟寧模式”,逐步構建起基層應急救援網格體系,較好發揮了響應快速、救早救小作用,成為日常風險防范和第一時間先期處置的重要力量。政策標準規范建設成效初顯。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方案印發實施,國家級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社會應急力量建設等制度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工作穩步推進;四川、陜西、湖南、浙江等省應急管理部門相繼出臺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管理、救援補
4、償等制度,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標準化、響應規范化、救援專業化進程加快。二、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工程國家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項目。強化礦山排水、礦山(隧道)救生通道構建、大流量遠程滅火系統等特種救援裝備配備,增配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抗洪搶險等自然災害應急救援裝備,加快推進隊伍轉型升級。建設國家海上和陸上油氣開采應急救援隊伍,配備消防冷卻、偵測監控、井控搶險等救援裝備,提升我國深海和陸上油氣勘探、開發、儲運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完善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滿足專業排水以及高寒高海拔惡劣環境下礦山救援需要;建設完善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提升大型儲罐、水上危險化學品、煤化工、危險化學品物流等救援保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