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 D 1805 (鐵和鋼的硅素分析方法).doc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KS 1805 分析 方法
- 資源描述:
-
《KS D 1805 (鐵和鋼的硅素分析方法).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KS D 1805 (鐵和鋼的硅素分析方法).doc(7頁珍藏版)》請在技術文庫上搜索。
1、 1805 鋼 的 硅 素分析 方法 1805:1993(1998 年確認)產業標準審議會 審議1993 年 12 月 31 日修訂韓國標準協會 發布 韓國產業標準 D 1805:1993(1998 年確認)1. 適用范圍:該標準適用于鐵和鋼的硅素分析方法。備注:與該標準相關的標準如下。 1801 鐵和鋼的分析方法通則 0012 分光光度測試方法 7602 過濾紙2. 總則:分析方法的一般事項根據 1801 的要求。3. 分析方法:鐵和鋼的硅素有以下 2 種分析方法。(1) 重量分析法:適用于硅素含量 上的試驗材料。(2) 吸光光度法:適用于硅素含量 下的試驗材料。3量分析法3要:用硝酸將試驗
2、材料熔解后,加過氯酸加熱蒸發,將硅素制成不熔性硅酸后,加熱到恒量時作氟化氫酸處理,待硅素粉散發后,從重量的減量中求得硅素量。3劑(1) 硝酸(1:1)(2) 鹽酸(1:1)(3) 王水(鹽酸 3:硝酸 1)(4) 過氯酸(60%)(5) 鹽酸(1:10)(6) 硫酸(1:3)(7) 氟化氫酸(46%)(8) 鹽酸(1:10)(9) 混合溶劑(碳酸鈉 1:碳酸鉀 1)3作(1) 稱好試驗材料(注 1) ,放入燒杯后,取 15升硝酸(注 2) ,慢慢加到 1 克試驗材料中,蓋上透明碟,使之在低溫下完全分解。然后,每 1 克試驗材料加過氯酸20 毫升,3 克試驗材料加 40 毫升,繼續加熱,直到過氯
3、酸(注 3)的蒸氣沿燒杯壁逆流 15鐘。(2) 稍許冷卻后,加 120 毫升熱水攪拌,再熔解可熔性鹽類后,用過濾紙(5 種 B)過濾。沾在燒杯壁上的硅酸用粘有橡膠的玻璃棒清洗下去,再用熱水和熱鹽酸(1:10)輪番清洗約 5 次后,用熱水清洗,直到清洗液中沒有鐵離子為止(注 4) 。(3) 沉淀與過濾紙一道移至白金熔爐,小心加熱,再在 1100 度以上條件下強1加熱,直到達到恒量為止,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重量。(4)殘渣沾硫酸,加 3升氟化氫酸(注 5)后加熱,使硅素和硫酸散發掉,再在 1100度以上條件下加熱到恒量,冷卻后稱重量,根據下面的公式,用減量計算硅素含量。) =(W:減量(克)S:試
4、驗材料量(克)注(1)根據硅素含量,試驗材料按照下表采集。硅素含量(克) 試驗材料量(克)1 以上1 以下約 1約 3(2) (a)硅素含量多的試驗材料 1 克加 20 毫升鹽酸后,加熱分解,再加 10 毫升硝酸和20 毫升過氯酸,根據本文操作 3)以下處理。(b)在硝酸中難以溶解的試驗材料加 20 毫升王水后,加熱分解,再加熱,待到出現過氯酸的白煙后,根據本文操作 3)以下處理。(c)用硝酸和王水不能完全分解的試驗材料,作過氯酸處理后,將過濾紙(5 種 B)和殘渣移至白金熔爐,完全加滿后,再加約 10 倍的混合溶劑使之溶解,冷卻后作溫水處理,立即變成鹽酸,再加 20 毫升過氯酸,加熱使之蒸發
5、,產生 2鐘的白煙后冷卻,根據本文操作 3)以下處理。(3)可以用硫酸代替過氯酸作脫硅酸處理。但將過濾液和清洗液合在一起,再產生硫酸白煙后,回收溶液中的硅酸,然后與前面分離的硅酸合在一起。(4)清洗硅酸時,也可以用熱果酸銨溶液代替熱水和熱鹽酸(1:10) ,充分清洗到沒有鐵離子為止。果酸銨溶液用 15 克果酸兌 500 毫升水溶解后,再加 15 毫升銨,用水稀釋到 1 升后使用。(5) (a)此時,必須對使用的氟化氫酸和硫酸進行基本試驗。(b)確定碳素多的試驗材料的硅素時,如果經過強加熱的殘渣變成白色,氟化氫酸處理可以省略。(c)含鉻量高的試驗材料作以下操作:稱試驗材料,放入燒杯,每克試驗材料
展開閱讀全文
